1)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科举(三)_汉末帝国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摆在刘铭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立刻把诸葛亮叫出去,以大将军刘铭的身份,征辟或恳求他出仕;二是让考官好好留意这位,务必让他到达殿试的那一环。若是他中途要走,务必截住,或者杀死!

  一个多智近妖的谋士,哪怕他更擅长政务而不是谋略,也不允许落在别人的手里。谁也不希望多出一个这样的敌人,不能为我所用,那就直接毁掉!

  他是谁?为什么,会有杀意……

  诸葛亮埋首卷头,却是没有忽略周围的一切。尤其那么大一个考官经过自己的身边,偶尔还在这里品鉴自己的考卷,要不注意到那是不可能的。

  只是,那个感觉……不会错,那是杀意,当时在徐州屠杀百姓的曹军身上,可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样的气息。他为什么会散发出这样的气息,双方应该从来没见过面才对啊……

  诸葛亮百思不得其解,只是觉得这次考试或许不会那么简单。饶是这样,他还是没有暴露出自己的想法,只是默默的写着试卷。

  但刘铭何人也,从气氛之中些微的波动,已经感觉到了诸葛亮表面波澜不惊之下,情绪有了不一样的波动……是察觉出自己的杀意了吗?

  自己也是,诸葛亮既然来参加自己举办的科考,以后或许会在自己的手下工作才对。果然,自己还是太敏感了一些了。

  笑了笑,转身离开。

  气氛,改变了?!

  诸葛亮表面还在继续答题,却是清楚的感觉到,身旁的考官已经没有了杀意。而且,他此刻似乎变得非常的放松……好奇怪……

  六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那些自信爆表的,在这个时候反而吃尽了苦头。或许是太自信的关系,故而答案改了一次又一次,只想着把最好的答案展现出来。结果时间不足,反而没办法完成答卷,草草写完,显然内容不会太好,毕竟这年头可没有圆珠笔或者钢笔什么的。

  六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定下这个时间的刘铭,本来也出自这种考虑。

  一方面让考生多思考,让答案接近完美。一方面又让学生在众多的答案之中抉择,仿佛让他们穿越一片麦田的时候,选出最大的一颗麦穗一般。有些人只想着找出最大的那个,结果走完了却什么都没有拿到,而有些人仔细观察,在路上把认为最大的那个摘了出来。

  没点魄力和审时度势的人,热血过头了,为求完美朝令夕改可不好。显然,在这六个小时的答题时间里,不少人还是中招了。

  所有的试卷连同答题纸,都被专门的工作人员收拢起来。它们会被拿去另外一个房间,由专门准备好的书吏抄写一份。然后,把抄写好的试卷中考生资料的那一列用红纸糊起来,批改完毕之后再揭下,如此确保考试的公正性。

  至于考生们,不管是自信

  请收藏:https://m.bqg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