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8章 慎刑_残唐重生李世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议,要都通过同意了才算认可。而且,五品以上官员的废用,皇帝还要亲自首肯才行。

  这一场新陈代谢似的官员遴选,让大唐地官员质量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一股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的风气,正渐渐的取代以往奢靡腐化的消极状况。治民先治吏,每个官员都将对治下的百姓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样一丝丝的量变。终有一天会让大唐发生质地飞跃。

  军队里的变化,是最大的。裁军之后留下来的大部分军士,都是精英。现在,他们的日子算是有了盼头。等到了适当地时候,还是可以解甲归田过上好日子的。以往那咱混吃混喝等军饷。但求留得一条性命地消极思想,渐渐的消失。因为他们也看到了希望。现在在军队里好好干。能赚到军饷养活家人。将来风光退役了,还可以从朝廷那里得到一笔不菲的退役金和赖以生存的土地。有了希望,人才有动力。大唐的每一支军队里,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精神面貌为之一新。

  不管是军队还是地方,都是由人组成。每一个人的心态变化,逐渐形成了潮流和风气的转变。生活宁静而有所依靠,今后充满希望。这样的生活,都愿意过。

  大唐,这一锅翻花乱滚的水,让人看到了勃勃生机和潜在的巨大力量。

  眼看着这一切的改变,李世民心中暗自欣慰,同时也有了巨大的成就感。比起上辈子登基为帝来,这一次的任务仿佛更加繁重和困难。贞观前的大唐,如同是一副乱摊子,他所要做的就是将这副乱摊子收拾起来,打点清楚。但是这一次他登基时,大唐的天下除了是个乱摊子,身上还被套上了许多沉重的枷锁,病入膏肓。他在收拾乱摊子之前,还要打破那些枷锁,先置之于死地破釜沉舟,再寻求破而后立。这其中的凶险和风险,都是异常巨大的。贞观时的大唐,人们经历的前隋之乱后人心思定,对新的大唐朝廷充满了希望,自己也是异常主动的要寻求安宁。当时来讲,朝廷和百姓的利益和想法,是十分统一的。可现在,百姓可以说对大唐的朝廷已经十分的失望了,大唐的内部也变得四分五裂人心不齐。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李世民还要收拾人心重振皇朝声威。

  可以说,贞观时治唐,如同培养一个新生的婴儿;现在治唐,如同医治一个病垂的中年人。所以,看到眼前的成就,李世民异常的欣慰。那种成就感,比贞观时还要强烈。

  炎热而又忙碌的夏天,就这样过去了。从皇帝到百姓,每一个人都过得十分的充实,感觉日月如梭。

  这个时候,皇帝纳妃的事情,也正式提上日程了。按大唐皇族礼制,皇帝娶亲那是十分严谨又隆重的,丝毫马虎不得。尤其是娶的位居四妃的正妃。三个月的筹备,才

  请收藏:https://m.bqg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