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章 如此封赏_残唐重生李世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则是哈哈的长笑,最先走到李世民的面前,亲手将他扶起,然后又叫众人平身,无比畅快的说道:“众卿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竭诚报国,其心可昭日月。朕要厚厚的赏赐你们!”说罢,又对身后的一群大臣们说道:“你们,要多学学舒王等人,一心为国。朕身边,缺的就是这样的忠诚良将!”

  “是——”身后的大臣们拱手长拜,齐齐的长诺一声。

  “来人,宣旨!”李适笑眯了眼睛,将李世民的手拿在手中拍了几拍,满脸的赞赏神色。

  李世民好不容易挤出了一丝笑,和李晟等人跪地接旨。

  圣旨的内容,无非是将李世民等人,海天海地的大夸赞了一番,然后,眼前这个穷得一无所有了的李适,给李世民等一些护驾有功的将军大臣们,封了高官、许下了厚禄。

  李世民,升迁为汉王,加食邑三百户,授天下兵马大元帅,配图形于凌烟阁,与开国元勋长孙无忌等人同列;浑瑊,在原来行营副元帅的基础上,加封为左金吾大将军、咸宁郡王、食邑三百户;李晟本就是合川郡王,加了百户食邑,由神策先锋兵马使升迁为神策行营节度使,实际统率眼前的全部神策军御率兵马。野诗良辅和高固,则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各自提升为神策军翊府四品左、右郎将,直接在大元帅李谊麾下听用。

  听完赏赐,李世民心中暗自冷笑:连钱绢都没有提及,都只赏下了一些骇人听闻的头衔……‘天下兵马大元帅’,眼前这大唐的天下,能有多少兵马供我李世民调谴呢?而且他清楚的知道,从安史之乱起,历来这‘天下兵马大元帅’都是给皇子们加的虚衔,实际的兵权,都掌握在统军大将的手里,没人会理睬他几分。

  宣旨完毕,众人山呼万岁谢恩。李适自己倒也清楚,这给出的赏赐有些寒碜,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待重回帝都,朕自当会另行封赏各位有功之臣。”

  李世民又是一阵冷笑:老是喜欢干这样的事情,给人许诺一些空白的东西。到时候兑现不了,不仅失信,更会颜面无存……身为君王,就要有君王的威仪。时时害怕手下的臣子将军们不乐意、不开心,反而像是倒过去给别人当臣子了。做皇帝做到这份上,也真有你的了,李适。幸好眼前的这一些人,诸如浑瑊、李晟等人,都是忠心于朝廷的御林军统帅,不会跟你计较这些东西。

  稍过了片刻,李适对身边的近侍说道:“朕这里还有另一封圣旨,你拿着去李怀光的军中宣旨吧。朕封他为太尉、中书令、天下兵马副元帅,让他即刻挥师攻打长安,趁胜追击剿灭朱泚逆党!”

  近侍唯唯诺诺的接过了圣旨,屁颠颠的就朝外跑去。

  李世民眉头皱起心中一动,出声一喊:“慢!”

  近侍一惊,斗然站住。李适也疑惑的看向李世民:“汉王有何话讲?”

  李世民出班站了出来,冲李适拱手一拜,朗朗说道:“陛下,请恕臣直言:李光怀千里奔袭前来救驾,其心可嘉,其功可表。陛下理当宣李怀光入见,当面赏赐抚慰。一来可安众将之心,二来以示皇帝天恩浩荡。眼下正当收拾人心、重振朝纲之际,不可因一时小节之失,误了大局。”

  李适微微一愣,上下细细打量了李世民几眼,犹豫不决的喃喃道:“言之有理……”

  李晟与浑瑊等人,也马上出班启奏,附合李世民,赞同宣李怀光入‘朝’再行封赏抚慰。同是军人出身,他们自然理解李世民这番话里的意思。这人心都是肉长的,辛辛苦苦从千里之外提兵勤王,好一番浴血厮杀之后连皇帝的面儿都见不着,还不让人休息了马上又去打杀,岂不令人心寒?

  正当李适准备改变主意的时候,旁边一员大臣阴恻恻的冷笑几声,站出班来,长声说道:“陛下,微臣却以为,眼前趁胜追击攻打朱泚为重,只可舍小节而顾大局。宣旨封赏李怀光为太尉和天下兵马副元帅,已是莫大恩赐。如此,便已足矣!而且,历来内外有别,朔方军竟是节度兵马,不可宣至皇帝跟前。不然,便跟御林军没有区别了。如此,皇威何存,天仪何在?!”

  【请收藏、请投票!】

  请收藏:https://m.bqg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