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1 建筑材料_迷航一六四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已经有些忘形了。足足两年半了,穿越众一直困顿于糟糕的联络方式。龟速的信息传递速度,严重制约了澳洲的发展。而今,这种尴尬的局面终于结束了。有了无线电,澳洲会以中南为中心,辐射四周开辟无数条信息高速公路。有了第一手的情报,不论是军队还是商业行为,都会得到巨大的收益。

  虽然觉着可能不太妥当,但大鼻子船长还是说了出来:“先生,有点小问题……额,这东西用的时候必须要有风的好天气。”瞧着大家伙的疑惑,大鼻子船长继续说:“只有这样,才能放风筝。”

  书呆子林有德对钨丝的研究终于有了突破。现在,他的实验室已经可以少量制取合格的钨丝了。然后顺理成章地,灯泡以及电子管也少量地造了出来。然后无所事事的电信小组立马来了精神头,憋了足足两年多的小伙子们,玩了命地开始研究无线电报机。

  经过反复的实验,总算造了两台短波无线电报机。功率十五瓦,蓄电池供电。采用三极管以及阿姆斯特朗灵敏再生电路设计,发射cw信号。这两台无线电报机,几乎再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科技水准。理论上讲,有了这两台无线电,完全可以实现巴达维亚与中南之间的通讯……当然,这只是理论上。

  这需要足够长的天线,还要极其灵敏的接收器。但事实上,从中南航向巴达维亚,飞翔的河南人航行到一半的时候,就完全接收不到任何信号了。很显然,接收器不过关。

  而且还有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穿越众里头虽然有几个玩票的‘火腿’,大概知道摩尔斯电码的规则,可要让他们当一名合格的电报员……这绝对是一项大工程。

  所以,面前的黑匣子更像是一块美味的鸡肋,现在只能看看,完全就用不上。

  “真见鬼。”孙阳被泼了冷水之后挠挠头:“不过,总算有些盼头,不是么?”

  是的,绝对有盼头。大鼻子船长送上的信里,老吴提了一嘴,说是中南现在正在培训电报员。乐观的估计,明年五月之前,就会有一批合格的电报员带着能用的电报机赶赴各地建立可以与中南进行通讯的电报站。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好消息。

  而信中还有另一个好消息,两艘飞剪比目鱼号的姐妹舰已经下水,在十一月上旬抵达了马尼拉。经过短暂的磨合,海权号带着四艘飞剪组成一个编队,去了一趟广州湾。而后一次性朝中南运载了三千多名移民。此刻,海权号正在中南进行休整。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农历新年之前,海权号还会带领编队进行至少三次这样的航行。

  “飞翔的河南人需要休整么?”荆华问。而她之所以这么问,完全是有理由的。

  拜飞翔的河南人超高的速度所赐,从中南到巴达维

  请收藏:https://m.bqg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