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8. 我绝不交‘兵符’ 激流渭水,映照军容……_[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术,一路还都有官驿,到了地头还有当地官府的供应呢据说还会参考咱们的户籍,再安排去处。”

  这位小宫女只想一想此事就眼睛发亮“我若是考上助产士,说不定就能被派去我家乡桐州我不比你们家都在长安附近,一年还能见两回家人,我自从被选入宫,已经三年没见过家人了。”

  另一位向来话多俏皮的小宫女接口道“若是你爹娘见你穿着官服骑着马回去,只怕要惊掉了下巴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另一位向来话多俏皮的小宫女接口道“若是你爹娘见你穿着官服骑着马回去,只怕要惊掉了下巴啊”

  几人都欢然笑了起来。

  又有一个挽了袖子正在抓金水河里小鱼的宫女道“我可是要去考女兵卫的。”然后抬头爽朗笑道“毕竟助产士最远也就只在这天下各州了,若是做了女卫,说不得能像吴女官一样,去倭国做将军呢”

  其实这些小宫女,并不知道吴英去倭国具体做什么,也不清楚她还要经过刘仁轨的考试,要面对许多风浪。

  但对她们来说,最先离开掖庭,如今走的最远的吴英,就像外头的传奇话本一样。

  她与嘉禾的履历,在掖庭宫女口口相传中,已经被添油加醋了许多。

  以至于吴英自己都不知道的时候,已经变成将军了。

  说起话本,几个小姑娘不由又说起掖庭中最流行的东女国系列话本,说起高产的丹青大师,说起她最近一本传奇上,已经提起了混凝土路

  声音清脆如流水如银铃,为寂静的太极宫添了几分生机。

  姜沃此时已经走远了。

  不过,她倒是也在想着方才见到的小宫女们。

  只是她想起的是她们头上缠着的红棉绳。

  就像现在随处可见的棉帘、棉袄等棉花制品一般。

  说来,棉花虽然是姜沃最早想到的事物之一,然因为并非从系统买到的具体指南,从种植到后续的纺棉,她皆非专业人士,就都不太清楚。自打交给司农寺后就很少再管了。

  这算是她管的最少的事情之一。

  可现在,棉花已经随处可见,甚至连她都疏忽的地方

  从前没有棉花的时候,蜡烛芯儿、灯油芯儿都是用麻绳、苇草、松木条等捻做的,不太耐烧。

  然而棉花才出现没多久,有一日将作监的于少监就来寻姜沃,说起他用棉花做成了蜡烛芯,发现更好烧

  就如这蜡烛芯,就如各种新鲜花样的棉织物,就如民间门已经更新换代了好几回的纺棉的木机。

  这都与姜沃无关。

  它们之所以出现,是因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就是这样勤劳又聪明。

  有时候,只是需要一点点火花,就能变成一片熊熊的火焰。

  姜沃带着这样的欣慰与叹然,走入了这座新的凌烟阁,见到了平阳昭公主的画像。

  并不是凌烟阁的丹青绘好了

  三

  请收藏:https://m.bqg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