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 买马_三国:开局娶了萧文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也对着折扇上的诗句念了出来,正是那首已经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

  众人还没从刚才《将进酒》的恢弘大气,气势磅礴中走出来。

  又被《水调歌头》的如仙意境所折服,文笔之流畅,恰如涓涓细流,流淌心间。

  苏双和张世平都是世家子弟,对诗词歌赋一道也颇有见底。

  二人心下都是称赞不已,对卫安的仰慕更是溢于言表。

  “仲道真乃高人也,这两首诗词风格迥异,竟都出自仲道之手,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世平佩服之至。”

  “兄长抬爱了,不瞒二位兄长,仲道此行,正是为寻访二位兄长而来。”

  苏双拱手道:

  “大人请吩咐,小的愿闻其详。”

  卫安喝了一口酒道:

  “为天下计,仲道需要购买三千匹大宛马!”

  大宛马也就是常说的‘汗血宝马’,因其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会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宝马”。

  汉武帝曾命车令为使,带千金及一匹黄金铸成的金马换一匹汗血宝马,结果被大宛国王拒绝,汉使也在归途中被杀。

  汉武帝大怒,派大将李广利率大军远征大宛国。

  大宛国人难以抵挡,于是杀了国王,与汉军议和,并同意向汉朝提供良马。

  汉军挑选了三千匹大宛马运回中原,得到汗血宝马的汉武帝十分高兴,将“天马”的美名赐予汗血宝马。

  唐代李白有《天马歌》:

  “天马出来月氏窟,背为虎纹龙翼骨,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

  (⊙ˍ⊙)!

  苏双和张世平听闻卫安要买三千匹大宛马,心中都是一惊。

  大宛马每匹都是价值不菲,何况是三千匹,这可不是小数目,苏双拱手问道:

  “敢问大人之志如何?”

  卫安想起了王昌龄的《从军行》,便仰首吟了出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此诗一出,众人又是交口称赞。

  “请问仲道兄此诗何名。”苏双拱手问道。

  “此诗名为《从军行》,诗中之意,亦是仲道此生之所愿也。”

  忽悠古人,卫安自是很有一套,卫安顿了顿又道:

  “大丈夫当戴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此乃仲道之志也。”

  前面两句是出自东莱太史慈遗言,原文如下: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后面两句则出自闻名古今“横渠四句”原文如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卫安舍去了‘为天地立心’和’为往圣继绝学’,又把两段文字合到了一起说了出来。

  毕竟‘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才是东洲当务之急。

  说着,卫安命徐晃取出黄金三千两,呈于苏双道:

  “这是定金,望苏兄和张兄能亲往西域一趟,往购大宛马。”

  苏双见状大惊,想不到此生如此信赖于我。

  这不正是自己一直寻找的主公吗?

  此人如此年轻,便已是状元之才,郡守之职。

  此人胸怀天下,有凌云之志,倘假以时日,前途必是不可限量......

  苏双定了定心神,给张世平使了个眼色,又转向卫安道:

  “苏双不才,但颇有家资,某愿耗尽家财,助主公一臂之力,从此鞍前马后,但凭驱使。”

  只见苏双和张世平双双拜倒在地。

  “张世平拜见主公。”

  “苏双拜见主公。”

  ♪(^∀^●)ノシ

  卫安心中大喜,本来只是想合作而已,没成想这二人这么实诚。

  也是,刘备光杆司令时候都被押宝,何况自己!

  卫安连忙上前相扶道:

  “两位兄长快快请起,仲道何德何能,得两位贤才相助,真乃三生之幸也。”

  自此,苏双、张世平正式认主。

  古人一旦认主,哪怕是赴汤蹈火也是义不容辞。

  当然这也是一种投资,跟押宝一样。

  万一押对了就是王侯将相,押错了便是血本无归。

  请收藏:https://m.bqg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