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3 脱离战场_残阳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军没有实施完整的防御,他们的运输线就暴露在非常浅的纵深地带,即使在如此靠近前沿的渡口,警戒也十分的马虎,但是这并不违反军事常识,通常掌握主动权的进攻者在这类事情上总是可以而稍微草率些,因为他们总是在快速延伸战线,无法随时分出兵力来对新的兵站建立必要防御。而对手的反应笨拙的耳目不灵光,也确实让分兵防御变得没太大意义。

  敌人正在利用少数的公路和河流上的浮桥,拓展他们的进攻正面,他们的补给已经捉襟见肘。赶大车的士兵拼命挥动马鞭,抽打牲口,赤膊的士兵们在长官呼号下,推动炮车,费力通过崎岖的路段。日军已经夺取了一座港口,但是还没有掌握铁路,没有汽车,没有汽油,空中运输更是奢谈,他们靠本地征收的粮食喂养他们的马,这是日军目前主力主要的运输工具。就是凭借这样弱不禁风的后勤,饭田支撑起了他的两个师团,不断连续进攻,还无往不胜。

  日军在仰光投入了进攻,在良礼彬形成了防御。他们停下来南下的国军形成对峙,唯一的问题是他们缺乏两线进攻的物资。

  褚艾云在头脑里整理着大致的脉络,历史记录总是写一些提纲挈领的观点,其实缺乏实质内涵。但是他现在非常确信自己看到了这场战役的本质。盟军在缅甸的战役进度,更多的是服从于日军后勤运输的日程表,他们一旦缓过气来,就会在中英军队之间寻找到新的突破口,发动心的进攻。

  他悄悄下了树,快步穿过草丛回到侦察车。原定袭击渡口的作战只能取消,他们得绕着点儿走。不过,回程的时候可以考虑打一下这个渡口。

  他打开电台与后面连长通话。

  “连长,渡口有一支敌人辎重部队和炮兵正在过河,敌人很多,装备了机枪和掷弹筒,我建议绕过去。”

  “从东面村落地带?”

  “是的,车长戴上刚才缴获的那些日本人战斗帽,再插上日本旗,本地人目不识丁,不会认出来的。就算认出了,也没有有效的通讯手段。”

  “只能如此。但是我不会戴那个玩意儿,也不会插日本旗。”

  4辆战车放弃沿河南下计划,从更东面的村落地区前进,目的在于探测日本人在占领区的防御到底有多松垮。褚艾云将他带来的日本小旗子插到了车子外面,然后展开行动。在他们南面40公里,就是上一次他和杜聿明被围困的地带,本次侦察行动当然不会深入那么远,不过这一带土人的民风他是很清楚的,这是他带来这面旗子的原因。

  221战车很适应在水网地带行动,他们向东行驶,找到稍微平坦的土路继而转向南方。蒋纬国几乎被自己的巨大进展吓到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已经进入到敌人战线后方10

  请收藏:https://m.bqg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