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02 不容易搞】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过来。

  宋朝的历史教训,都是投降派坏了事,要不是屈膝投降早恢复中原了,皇位上放头猪都比投降派强,这种论调,大明君臣更不可能不知道。

  于是明朝就来了个打死不议和不和亲不纳贡。

  大明亡在外交太僵化,饥民遍野了还多线作战,上上下下无一人敢承担议和就是罪人的骂名和压力,当然又是因为宋朝做得太过了。

  归根结底,那就是清谈误国。

  于是清朝又学到了,又来了个君主专制巅峰,以至于万马齐喑。

  归结起来,传统教科书说安史之乱是封建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种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此后可以发现一个特点,就是中原王朝开始如同着了魔一般,不断地对前朝政策矫枉过正,自身纠错能力似乎开始减弱了,而无论哪种新制度和政策都难以再做到把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军事强大和技术先进较为完美的结合起来。

  别说以前的朝代,就连已经在消灭了封建制度的现代生活了几十年的韦宝,来到了古代之后,依然是一脸懵逼,时常不知道自己现在正在做什么,很多时候是没有方向的。

  韦宝也不知道自己想象中的资本主义能发展成什么样子,君主立宪制,最后能搞成什么样。

  会不会因为搞垮了历史,把自己一并埋葬掉了。

  长期以来,殿试只是皇帝主持考试,明代很多皇帝对于这个不感兴趣。

  一般出题都是内阁所拟,但是崇祯皇帝却自己重新做了一篇策问。

  在策问里他提出了几个关键的问题。

  官员腐化、士风败坏,用什么方法能够改变士风,让官员变得清廉,德才兼备。

  满清地小民少,一旦起兵,居然本朝打不过,这是为什么。

  现在对付他们有什么策略。

  农民起义蔓延,国家财政没有钱,又要体恤百姓,又要养军队,有什么办法能够两全。

  屯田和治理盐税制度,是解决财政的办法,为什么不见成效。

  河套问题、起义军和海寇一直作乱,加之水灾和旱灾,怎么消除。

  为什么文武分隔,如今牢不可破。

  这也是明朝末年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当时比较紧迫,急需解决的问题。

  其实也可以看到崇祯皇帝早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但是他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和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这个时候的崇祯皇帝只有23岁。

  其实这些问题最应该由当时的内阁成员和六部大臣们商量考虑,但是内阁成员的表现如何。

  早期的成员周道登,崇祯帝问他,为什么宰相要用读书人。

  他一时不知道回答,就说要回阁中查一查书才能确切的回答。

  崇祯帝又问,近来文章里总是提到情面,这个情面是什么意思。

  周道登说情面者,面情之谓也,弄的左右的人等都憋不住要笑出来。

  温体仁

  请收藏:https://m.bqg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