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53 大玉儿进义州城】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一切仿佛都是注定好了的,是命运将她推向了历史的舞台。

  顺治七年,多尔衮病逝后,十四岁的福临开始亲政,然而不识汉字的他,无法批阅大臣奏章。

  史料记载他曾说:“朕极不幸,五岁时先太宗早已宴驾,皇太后生朕一身,又极娇养,无人教训,坐此失学。”

  福临把部分的原因归结在“甚厌汉语”,认为“汉俗盛,则胡运衰”的孝庄身上。

  母子两人在满汉文化上有着很大分歧,加剧二人矛盾爆发使得母子间的关系更是雪上加霜的主要原因就是孝庄强加给顺治的两次婚姻。

  顺治的生命终结在二十四岁。

  女人一生最大的悲痛,莫过于中年丧夫,晚年丧子,孝庄无一幸免。

  顺治死后,8岁的玄烨,康熙皇帝继位,尊孝庄为太皇太后。

  当时有位叫周南的秀才千里迢迢赶到北京,请求太皇太后亲政,被孝庄严词拒绝。

  纵观前朝各代,她深知外戚专权的亡国教训,规定宫中女子不得临朝干政。

  康熙在亲理朝政铲除“鳌拜”、平定“三藩”,清除朝廷内部和地方的隐患期间,少不得孝庄的从中协助与指点。

  大清尚未一统全国,边疆忧患甚多,孝庄也常提醒康熙需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不可松懈。

  在政治各方面看来,孝庄是个充满智慧的女性。

  公元1688年,孝庄走完了她这一生,享年75岁。

  按照当时清朝早期丧葬制,皇后无论死于皇帝先后,都要与皇帝合葬,同陵同穴。

  孝庄在其生前嘱咐康熙说:“太宗奉安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父子,当於孝陵近地安厝,我心始无憾。”

  她的陵墓建在了东陵风水墙之外,紧挨在顺治陵墓旁,未合葬于盛京太宗昭陵,而是在清东陵大红门东侧建暂安奉殿,灵柩在“暂安奉殿”停灵37年。

  直到雍正继位后,以孝庄文皇后暂安以来“皇考历数绵长,子孙蕃衍,且海宇升平,兆人康阜”,并说到《礼记》“古合葬之礼,原无定制,神灵所通,不间远近。因时制宜,惟义所在”,彻底打消了合葬昭陵的念头,既定将暂安奉殿建为陵寝,命名为昭西陵,正式将孝庄葬入地宫,以定万年之兆。

  后世关于她为何没有葬入盛京昭陵,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当年“太后下嫁”多尔衮,愧对太宗,有的说是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乃因昭陵已葬有孝端皇后。

  总之,孝庄对大清的贡献不低于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

  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遇到这么点小事,很容易就能化解掉,不管是才智还是情商,这点事对于大玉儿来说都不算什么。

  聪古伦在大玉儿被打之后,没有说什么,见大玉儿似乎没啥事,便要离开。

  聪古伦与大玉儿的感情不错,虽然大玉儿才嫁给皇太极一年多,但两女因为年纪相仿,且聪古伦是长期跟在皇太极身边生活的,所以接触的也比较多。

  出了这种事情,聪古伦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劝慰大玉儿,更不会去问大玉儿是否真的被蒙古人怎么样了。

  这些事情,已经不重要,被掳走的女人被人糟蹋都是惯例,太稀松平常了。

  倒是大玉儿见聪古伦要走,主动将聪古伦拉到一旁说话。

  请收藏:https://m.bqg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