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61 信王选后】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挑选一二人作为后、妃就好,至于其他落选女子是以礼送回家。

  这样一来,皇帝的内宫之中后、妃都是出自普通家庭,后族没有强大的势力,自然对于皇权形成不了威胁。

  选择后妃的范围虽然限制于普通的家庭,避免了因为后族势大,以至于后、妃威胁到皇权。

  但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果后妃中有受皇帝宠爱的,其家族不是马上就水涨船高了吗。

  这点,明太祖朱元璋也考虑清楚了,那就是给予外戚的待遇,往往是授予有职无权的职位。

  比如说明仁宗的张皇后,被称之为“女中尧舜”,出身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她当选为太子妃以后,父亲张麟仅仅是被授予为七品的兵马副指挥。

  明代宗的汪皇后在明代后妃中出身算是很好的了,父亲汪泉是世袭的金吾左卫指挥使,汪皇后被册封为郕王妃时,汪泉也就是升为三品的兵马司指挥,禄不视事,也就是有职无权,等到汪皇后正位中宫,汪泉进为泉都指挥同知府军卫,依旧是有职无权。

  一般来说这些外戚也就是给一个锦衣卫的虚职,封为伯爵,最多是侯爵,还是有职无权,享受着俸禄就好了,当然外戚待遇还是不错的,像爵位就可以世袭。

  但明朝皇帝对于外戚一直是防范于未然,时不时打压一下,避免其势力膨胀,像到了明世宗嘉靖帝在位期间,以外戚世封非祖制,认为“祖宗之制,非军功不封,洪熙时,都督张昶封彭城伯,弟升亦封惠安伯,外戚之封,自此始。循习至今,有一门数贵者,岁糜厚禄,逾分非法”。因此废除了外戚爵位世袭的惯例。

  在这种情况下,有明一代内宫压根干政不得,连外戚都掀不起什么风浪。

  故有明一代,外戚最为孱弱。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宦官干政,曾在宫门口立下禁止宦官干政的铁牌。

  其实朱元璋为了防止内宫干政,还立下过另一块铁牌。

  朱元璋曾命工部制红牌,镌戒谕后妃之词,悬于宫中。

  牌用铁,字饰以金。

  里面是复著令典,对于各种规矩说的很是详细;虽然禁止太监干政那块铁牌后来被太监王振取走了,但这块禁止内宫干政的红牌倒是没有被人取走。

  而且有明一代也没有出现过内宫干政的情况。

  还有在洪武元年,朱元璋就命儒臣修女诫,谕翰林学士朱升曰:“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卿等其纂女诫及古贤妃事可为法者,使后世子孙知所持守”。

  经过朱元璋对于内宫如此细心的管理,是以终明之代,宫壸肃清,论者谓其家法之善,超轶汉、唐。

  明朝在制度方面限制了内宫和外戚权力,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便是没有出现内宫干政和外戚专权

  请收藏:https://m.bqg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