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29 大型片梭织机四特酒】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剂使之粘附于织物的表面,但颜色遇水即容易脱落。

  植物染料则不然,染制时,其色素分子是通过与织物纤维亲合而改变纤维的色彩,所着之色虽经日晒水洗,均不易脱落或很少脱落。

  古代常用的矿物植物染料实在多不胜数,古人根据不同的染料特性而创造的染色工艺计有:直接染、媒染、还原染、防染、套色染等。

  染料品种和工艺方法的多样性使古代印染行业的色谱十分丰富,古籍中见于记载的就有几百种。

  特别是在一种色调中明确地分出几十种近似色,这需要熟练地掌握各种染料的组合、配方及改变工艺条件方能达到。

  韦宝按照加工材料分棉纺加工、麻纺毛纺,还和邓二鲜讨论了化纤。

  通过研发出密封圈,邓二鲜已经有一定化纤的概念了。

  按照织造的方法分为针织机织无纺。

  各道工序都有化学加工存在,不过存在化学加工最多的要数化学纤维工业和染整工业。

  18世纪下半叶,产业革命首先在西欧的纺织业开始,机器把工人的手从加工动作中初步解脱出来,为利用动力驱动的集中性大工业生产方式准备了条件。

  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建立,贸易大为发展。殖民地的占领,又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基地和销售市场。

  手工纺织机器工作机件的一系列改进,使得利用各种自然动力代替人力驱动的集中生产成为可能。

  18世纪70~80年代欧洲广泛利用水力驱动棉纺机器。

  到18世纪末,纺织厂开始利用蒸汽机。

  从此家庭手工业生产逐步被集中性大规模工厂生产所代替。

  纺织生产的大工业化,反过来又促进了纺织机器更多的革新与创造。

  织造方面自从1785年动力织机出现后,1895年制成了自动换纡装置,1926年制成了自动换梭装置,织机进一步走向自动化。

  但是引纬还是利用梭子。为了引入很轻的一段纬纱,要让重几百到上千克的梭子来回迅速飞行,是能源的极大浪费。

  20世纪上半叶,相继出现了不带纡管的片梭织机,用细长杆插入纬纱的剑杆织机、用喷水、喷气方法入纬的喷射织机等,这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消灭梭子,从而取消卷纬工序,同时大大提高织机速度,降低噪声。

  但是打纬还是无法避免,还是需要工人手动操作。

  因此织机仍是往复式的,噪声和速度的限制还不能突破。

  纺织厂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韦宝给大家展示的就是一个20比1的,大型片梭织机的模型。

  这种大型设备,镇远舰上并没有实物。

  但韦宝确定,现在军工署掌握的技术,已经能将这种大型片梭织机变成实体,并且配合蒸汽机使用。

  黄滢一边查看大型片梭织机的模型,一边

  请收藏:https://m.bqg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