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66 求见英国公张维贤】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大虎皮。”

  “我们在张维贤那边派了人,但是只打入了外围,总裁贸然求见张维贤,可能会吃闭门羹,要不然总裁先写一封信给他送过去,看看他愿不愿意见您吧?”林文彪道。

  “不必,不见再回来就是了。”韦宝果断的道:“今晚就走,争取明日下午能到张府,不必准备马车,我骑马就成。”

  “是,总裁。”林文彪见总裁已经做出了决定,不敢再多啰嗦。

  一六二五年山东大旱,七月又起蝗灾,山东饥荒,灾情最严重的济南一带易相食。

  在这个夏秋交接的时期,整个北方都很惨,到处在闹饥荒。

  韦宝不经历这样的时代,真想不到居然所有人都惨成这样。

  这也更加坚定了韦宝想让更多老百姓活下去的念头。

  想让更多的老百姓活下去,只有一条路,动大地主阶级的奶酪。

  朝廷赈灾是肯定不用指望了的。

  虽然皇帝和魏忠贤现在手里都有了一些钱,但魏忠贤的钱是绝对不可能拿出来赈灾的。

  皇帝倒是有可能,可韦宝刚刚给内帑供应的时间不长,几个月也就送给内帑二百来万两纹银吧,这些钱都拿出来赈灾也仅仅够一个省的范围,甚至像山东这种大省都不够。

  更别提整个北直隶都遭了灾,要赈灾,肯定也得先紧着北直隶,毕竟是天子脚下。

  而且皇帝也不可能一次把家底都拿出来,好不容易弄到点银子,还没有捂热乎呢,肯定是催促户部赈灾,户部哪儿有银子啊?能拿出几万两都不错,根本是杯水车薪。

  明朝末期,朝廷财政亏空极为严重,造成这种局面的其实是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

  韦宝认为,明朝末期税制改革失败是主要原因,此外天灾人祸不断,土地兼并严重,特权阶级“合理避税”同样是导致这一局面的重要因素。

  税制改革失败是主要原因,明朝由于实行重农抑商国策的原因,农业税的确成为了朝廷财政的支柱。

  如到隆庆四年(1570年)左右,朝廷每年的财政收入约为3078万两,但其中的农业税却高达81%,工商杂税只占到了12%。

  进入嘉靖末年,朝廷财政拮据的情况已经出现,此后朝廷虽然多次进行了税制改革,但又因各种原因先后三次被废。

  张居正去世,税制改革一次失败。

  万历初年,张居正主持改革,而税收方面的改革重点就是“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的效果是明显的,朝廷财政收入明显增加,国库积银达六七百万两之多,储备的粮食多达1300多万石,足够支用十年。

  但这却触动了相当数量的官僚、缙绅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很自然地遭遇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对抗。

  在张居正去世之后,张派开始遭受清算和打压,此次改革宣布失败。

  万历皇帝去

  请收藏:https://m.bqg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