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45 胥吏】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辽东任经略,就是因为后金当时闹得凶。

  明朝官场称:“州县官犹如琉璃屏,触手便碎。”可见地方官压力之大。

  而相对来说,京官的工作任务较轻。

  尤其是明朝的很多言官,后来更是为骂而骂,没事找事。

  京官很多时候,都在忙于一件事情,那就是争权夺利和讨好皇帝,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

  还是有很多士人愿意做地方官的,所谓千里做官只为财。

  清朝官员俸禄承袭明朝,俸禄主要由年俸、禄米和养廉银组成。

  例如正一品,年俸180两,禄米180斛,虽然俸禄很低,但是还有其他途径来钱。

  为了防止地方官搜刮百姓,清朝开创养廉银制度。

  正一品官员养廉银则有16000两之多。

  而年俸相比于养廉银,简直是微不足道。

  其他官阶的养廉银,也比年俸多的多。

  有的地方官,贪心不足,有了养廉银之后,继续搜刮百姓,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罗源浩就是因为此,才愿意一直做地方官。

  但是,京官是没有养廉银的。

  当然,京官也会有一些灰色收入,例如冰敬、炭敬等,这是地方官员孝敬给京官的。

  但也只有高级官员才会有,京城小官,还需要继续忍受煎熬。

  京官占整个朝廷官员的一半,所以,京城有的是大官。

  做京官,就要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得罪人。

  而地方官就不一样了,所谓天高皇帝远,地方官员有很大权力。

  普通京官,只能坐两人抬的小轿,否则就是僭越,会受到言官弹劾。

  而地方官出巡,可要威风的多,铜锣开道、衙役净街,还有长长的仪仗,风光无限。

  其实,在明朝和清朝时期,无论是地方官还是京官,对于真正想造福于人民的官员而言,两者并无优劣。

  而对于想为自己谋私利的官员来说,会因为政策的不同而去认真分析。

  但是,这样的官员一旦到任,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也是灾难。

  因为依靠种种利用法律漏洞或直接不合法的途径,明朝官员的实际“收入”并不低,成倍于法定官俸,这种积习成久的官场恶疾浸入明朝政治的肌髓百年,最终成为明朝统治机器机能崩溃的一大原因。

  从法律规定来讲,太祖给明朝官吏规定的俸禄的确堪称可怜,具体的数值很好找,我就不在此罗列以防冗长,清修《明史》就直接定调:“自古官俸之薄,未有若此者。”

  其实与当时的物价对比来说,洪武后期所最终确定的官俸并不算低,明中期人王琼有言:“国初定制,百官俸给足勾养廉用度”。

  但问题在于,洪武年间制定的俸禄待遇被明朝定为“永制”,而明朝自成、弘之后,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已经是今非昔比。

  更为可怜的是,明

  请收藏:https://m.bqg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