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75 魏忠贤把话说的很重】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和内库的。

  换而言之,明代有权征收赋税的并不只有户部一个衙门,兵部、工部都有自己的收入。

  而且银两,仅仅是送到户部的。

  也就是说,并不包括送到内库、其他仓库机构及地方存留的税收。

  以苏州府为例。

  万历六年,苏州府赋税总额假设全部折银的话接近90万两。

  这些赋税大致可分以下六种:田赋、上供物料、钞关税、盐税、商税、徭役折银。

  其中田赋又主要分夏税秋粮,而大明万历朝全国平均夏税秋粮起运比例是%。

  但万历六年,苏州府起运夏税小麦就有40626石,经侯官响统计,其中约有%的部分已折银),存留麦13038石。

  起运秋粮米1850607石,经侯官响统计,其中约有%的部分已折银,存留米188287石。

  起运的除了实物税收外,便是折银后的夏税,含小麦、农桑丝折绢、税丝折绢等,和秋粮,含米、马草、户口盐钞银等。

  万历六年,苏州府起运折银夏税是两,起运折银秋粮是两。

  以上这些起运的实物税收,也远远超出了%的比例。

  至于这些起运粮食目的地,那就多样了,南京北京都有机构负责接收,因此这些粮食很大程度上是不经手户部太仓库的。

  太仓库的主要功能是存白银而非粮食。

  倪元璐的奏疏中,崇祯十六年苏州府上缴到太仓库的额银是565518两。

  这个税收,自然也是不包括原本苏州府所缴纳的本色的。

  而且崇祯十六年苏州府的额征银和万历六年相比,增加了一倍还多。

  崇祯三年松江府的赋役构成本色米麦赋,约33万石。

  明代存在着一种说法,叫“南粮北役”,意思是南方赋役中粮食负担更重,北方则是徭役负担更重。

  但是韦宝认为松江府的“役”比“粮”更重。

  崇祯十六年,倪元璐额定下的松江上缴到户部的赋税额银是232883两,相当于崇祯三年松江府一年折银的田赋。

  由此可见,难道松江府的赋税是不少的。

  只有不懂明代财政的才会把明末太仓库,新饷库,又或者是兵饷左右司的银额当成各地的赋税,典型压根就不知道明代是咋搞税收的。

  三饷那有没有收足呢?几乎是永远也不可能的。

  因为就算没有三饷,江南赋税也未必收得足。

  江南逋赋是自15世纪以来,就是一个长时间困扰明廷的财政问题。

  江南第一次出现逋赋高峰是在永乐宣德年间,事实上早在洪武年间苏州府就有逋赋趋势了。

  苏州府从永乐二十年到洪熙元年之间,欠粮392万石。

  宣德四年,苏州府又欠了700万余石。

  自15世纪起,明廷蠲免江南赋役的记载就太多了。

  崇祯十六年,南直隶部分府县,淮安府、徐州、庐州府、

  请收藏:https://m.bqg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