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二章 战斗吧,献祭流炒作!_这一世,我再也不渣青梅竹马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翌日上午,吃过早餐,去数码店的路上,苏泽林在校道旁的报刊亭买了几份报纸。

  混子很少看报,倒不是说他不关心新闻时事,相反苏泽林每天都得关注。

  毕竟赚钱的密码可能就隐藏在新闻里,看到的时候有可能就会想起并解锁又一个吸金路子。

  只不过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快,网上的新闻其便捷性和速度都已经超出了报纸。

  今天他却是一反常态,还一下子买了好几份。

  《浙省日报》,《临安日报》,《钱江晚报》《城市每日杂谈》《科技时报》……

  全都是消息最快的地方报纸。

  混子先是展开一份《浙省日报》,只看标题浏览完第一版,继续翻到第二版,随后他的眼睛就亮了起来。

  他找到了和新世纪相关的报道。

  能上这份报纸,其实属于意外之喜,原本并不在计划当中。

  因为《浙省日报》是省委机关党报,发行量极大,且是省内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主流纸质媒体。

  它直属于党委,这个是不能乱塞钱的,所以别人愿不愿意给自己写东西就只能随缘。

  好在自己运气不错。

  当然,也不只是运气。

  当年在弄新世纪的企业方桉之时,苏泽林就很注意正面形象。

  比如,新世纪的大学生员工,几乎都是贫困生,提供了一个环境和待遇都很好的兼职机会,改变了他们的艰难境遇。

  又比如,新世纪给买不起电脑的大四学生提供低价租赁的机会,租金只有外头其他电脑店的一半,且免押金,只需要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就行,助力这些毕业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

  后来,新世纪还设立了奖学金,那些家庭条件不好,但努力学习,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就有机会拿到。

  此外还积极赞助学生会展开各种有意义的校园活动,无论文艺晚会还是运动会,以及很多其他校园活动都有它的身影,不久前还公开承诺每年至少给学生会赞助一万块,用于校园活动。

  总之,它自成立的那天开始,似乎就热衷于各类校园公益,彷佛企业中的一股清流。

  正是这样,苏泽林才能成功说服了戴创兴、周福良还有工大,师大和电子科技大的相关领导。

  如果只是纯粹的铜臭关系,戴创兴这关苏泽林就过不了。

  并非所有人都毫无底线的,别人好歹是知识分子,再怎么心中还是存在着最基本的原则。

  也正是这样的好形象,给新世纪迎来了上《浙省日报》的机会,还在第二版,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曝光了。

  正文中编辑不吝给予了这家新生企业点赞,称新世纪的模式勇于打破常规,富有创意,潜力大,短短时间就开了五家分店,此外充满正能量,扎根高校,不忘初心,赚之于大学生,亦报之于大学生,这样的良心企业,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继续翻

  请收藏:https://m.bqg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